网站首页 >> 宋氏宗谱 >> 文章内容

宋氏祖居地《箕山潍河源头考略》

[日期:2016-03-01]   来源:齐鲁宋氏文化网  作者:齐鲁宋氏文化网   阅读:295[字体: ]

 

 

 
箕山潍水源头考略

      宋学民

 

 

       箕山,座落在沂水县富官庄镇宋家箕山和王家箕山、宝山坡三村境内。北纬36°03",东经118°56";海拔341米。山虽不甚高大,因是潍河发源地,故名列古今图籍,古代亦称潍山。
       潍河古称潍水,虽然算不上名川大河,但因其自成一独立水系,所以在古今经典地理、水经著作中,占有一席之地。战国时《尚书。禹贡》就有:“潍淄其道”等语,记载了潍河与淄河(在今淄博市)的名字。南北朝时期,北魏(公元386至543年)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有:“潍水出琅琊箕县潍山”,则记载了潍河的源流。
       箕山一带,自秦汉以前曾隶属于箕(含箕国、箕县);秦汉之后曾隶属于琅琊(含琅琊郡、琅琊国)、东莞(含东莞郡、东莞县);并有相当长的时期内,曾隶属于莒(含莒国、莒州、莒县)。1946至53年建国前后,这里曾隶属于莒沂县箕山区;此前属于莒县第五区;明清时代属于莒州北乡流泉牌圣水社等等。历史上行政区属变动比较多。
        本文拟根据相关史志资料,就箕山与潍河源头的地理渊源,包括琅琊、箕县和潍山的历史变迁,以及涉及历代行政管辖区域等问题,试做以下几点考略,仅供参考。


          一、琅琊郡及其辖区的历史沿革

       《水经注》是中国历史上记述和考证全国江河湖海、水系源流的最权威、最经典、也是最早的专业著作。《水经注》所说的“琅琊”,即古代琅琊郡。据史书记载:秦朝(公元前221至公元前206年)秦始皇首推郡县制,始设琅琊郡,治所在今胶南县琅琊台西北。
        西汉时期(公元前206至公元25年)实行郡、国与州、县并行的行政体制。汉武帝时期复设琅琊郡,治所设在东武县(即今诸城市),归徐州刺史部管辖;其辖区包括海曲县(今日照一带)、东莞县(今沂水一带)和箕县(治所在今莒县东莞镇大沈庄村)等县。
       西汉时,还曾设城阳国(属封藩之国),王都设在古莒国(今莒县城),其辖区包括莒(今莒县一带)、阳都(今沂南砖埠一带)、东安(今沂水城南部)、卢县(今蒙阴东部)等县。汉孝文帝刘恒封其侄刘章为城阳王。其后,还有东汉光武帝刘秀封其弟刘祉为城阳王;晋简文帝司马昱封其子司马兆为城阳王;唐太宗李世民封其女儿为城阳公主;等等。
        东汉时(公元25至221年),开始设置琅琊国,国都先设在莒县城;光武帝刘秀封其子刘京为琅琊王。刘京于公元80年又将国都迁往临沂城,从此临沂号称“琅琊”。
三国时(公元221至265年),这一带属魏国,曹操于公元198年曾设东莞郡(治所在今沂水县高桥镇徐家荣仁村)。又设城阳郡(在今莒县城);还有东安郡(在今沂源县东里店)。
        西晋时期(公元265至316年),仍保留琅琊国(国都仍设临沂古城);并曾设置城阳郡(在今莒县城)。晋武帝于公元280年又设东莞郡,治所改在今沂水县城;到297年又迁往莒县城;并将东安郡从沂源县东里店迁往沂水城。城阳郡被撤销。
        自西晋渡江南迁,东晋(公元317至420年)、南北朝(公元420至581年)十六国时期的数百年间,由于长期战乱,政权更迭;随着各军阀(大部分是北方少数民族)割据国家的建立与覆灭,这一带行政区划也频繁变迁。如东晋末年,刘裕(刘寄奴)建立宋国(公元420至479年),设置东莞县,治所在今莒县东莞镇东莞村。又如北魏国设置南青州(在今沂水县城),下辖东莞、东安两郡。其中东莞郡(在今莒县城)下辖莒县、东莞两县。东安郡(在今沂源县东里店)下辖三县;1新泰(在今蒙阴一带);2盖县(县驻地在今沂源县中庄乡盖冶村)3发干县(一说在今沂水城北一带;一说在今沂南砖埠一带;汉武帝时曾封大将军卫青之子卫登为发干侯)。又如北齐国改南青州为莒州(设在今沂水城);其后又废东莞郡,新设义塘郡(在今莒县城),下辖莒县、东莞两县。再如南燕国时期,曾将徐州设置于莒县;等等。而琅琊郡也由于晋朝渡江南迁,西晋灭亡;后来东晋朝廷又于泰兴三年在江乘县(今江苏句容市)侨设琅琊郡,史称“南琅琊”。
       隋朝(公元581至618年)仍保留琅琊郡,废义塘郡、东安郡。隋初沿袭北齐仍设立莒州在今沂水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新设立了沂水县(州县同在今沂水城);从此沂水县名称和管辖区域基本固定下来。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废掉莒州,设立莒县;并将莒县、沂水、东安等县归入琅琊郡管辖。同时新设东莞县(治所在今莒县东莞村,辖莒县北部和诸城西部),归琅琊郡管辖。 
       唐朝(公元618至907年)改郡为州,临沂始称沂州(并一直延续到清末)。又分全国为10个道;山东南部、黄河以南划归河南道。莒县当时归密州(治所在今诸城);后于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又开始设置莒州,下辖莒县、沂水、新泰(今蒙阴一带)3县。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又撤销莒州,莒县重划归密州(今诸城)。沂水、新泰划归沂州。
       五代十国(公元907至960年)前后五十多年间,为军阀割据时期,这一带曾被梁、周等国占领割据管辖过。
       北宋时期(公元960至1127年),改道为路,分全国为15个路(北宋末年增加到26个路),实行路、州、县三级制;这一带属京东东路(京都设在河南开封汴梁)。莒县仍属密州,沂水仍属沂州。
       南宋南迁(公元1127至1279年),江淮以北被金国占领(公元1115至1234年),实行路、州、县三级制;新设置山东东路。并重新恢复莒州,下辖沂水、莒县、日照三县;沂州下辖临沂、费县两县;皆归山东东路管辖。
元朝(公元1279至1368年)推翻金国、统一中原后,实行行省制。山东划为腹里地区,直属朝廷中书省,省下设路、州、县三级;新设置山东益都路,莒州和沂州归其管辖。
        明朝(公元1368至1644年)承袭元朝行省制度,但撤路、改州为府,实行省、府(州)、县三级制。从而撤销了益都路,新设置青州府,将沂州和莒州降格为散州(仍称州,但级别有所降低,相当于现在的县级市);沂州及费县、郯城划归兖州府管辖;沂水、莒州、日照、蒙阴归青州府管辖。
        清朝(公元1644至1911年)沿用明朝制度,到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升沂州为直隶州,下辖郯城、费县两县。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又升莒州为直隶州,下辖沂水、蒙阴、日照三县。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升沂州为府,将莒州降为散州。沂州府下辖兰山、沂水、郯城、费县、蒙阴、日照和莒州,共六县一州。
        中华民国(公元1911至1949年)成立后,废府撤州,实行省、道、县三级。撤沂州府,改兰山县为临沂县;改莒州为莒县;原沂州府所辖六县一州,分别归属于济宁道和胶东道。1925年又于临沂设置琅琊道,下辖临沂、莒县、沂水、郯城、费县、蒙阴、日照7个县。1927年又撤销道级政区,实行省县两级政权。1936年2月全省划为12个行政区,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于沂水成立,到6月迁于临沂城。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公元1937至1949年),临沂、日照一带曾先后归属于滨海、鲁南、鲁中、沂山等行政区。1949年成立沂蒙专区;1950年又在沂蒙专区的基础上,成立沂水专区(设在今沂水马站镇杨家城子村);1953年沂水专区撤销,临沂专区成立,始迁入临沂城。同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在莒县和沂水边界,曾设置莒沂县(县驻地在今莒县纪家坪),隶属沂山专区管辖;箕山一带成为莒沂县箕山区(之前隶属莒县第五区)。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1953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莒沂县撤销,始划归沂水县。(1958年曾计划在现镇驻地官庄村一带修建浯河水库,因该水库主要灌溉安丘、诸城一带,所以将官庄、箕山一带划归潍坊专区安丘县管辖,改称为“上游人民公社”;后因该水库停建,于1961年又重新划归沂水县至今。


            二、箕县与箕国的历史变迁

        据典籍记载,古甲骨文即有“箕”字。星辰二十八宿中有箕宿。国内名山称“箕山”者有多处;《史记。伯夷列传》载:古唐虞之时,有名士许由隐居 颍水之阳、箕山(今河南登封市境内)之下;听说自己将被封为九州长之后,就急忙去河边清洗耳朵,说怕听了会玷污了耳孔。因此许由被誉为历代隐士之典范和鼻祖;其典故被誉为“箕山之风”或“箕山之节”。(见《辞海》等)。
         殷商时有名士箕子,乃纣王叔父,曾任纣王太师,因初封于箕地(今河南中部),授子爵,故名箕子。后来因与纣王庶兄、时任卿士的微子启(本姓子,名启,因初封于微地,即今山东微山;也说梁山县,或山西潞城一带,授子爵,故史称微子)。他们因不满纣王的荒淫无道,二人弃官;箕子佯狂装疯被囚为奴;微子则逃回封地,遁避于山野。
            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后,先封箕子於朝鲜(即今辽东和朝鲜半岛一带;据韩国古籍《李氏王朝。成宗实录》记载:“吾东方自箕子以来,教化大行,男有烈士之风,女有贞正之俗,史称小中华”等等;至今韩国史学界仍尊称箕子为圣贤)。
到周成王平定武庚与管叔、蔡叔叛乱后,又封微子启於宋地(今河南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交界一带),建立宋国,国都睢阳(今商丘市),以管理殷商之遗民和奉祀殷商宗庙。其后人以国为姓,微子启遂成为宋姓氏族之始祖。孔子曾极力推崇箕子、微子和比干为殷商之三大圣贤(详见《史记。宋微子世家》)。
           据史籍记载,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时,设有箕县,治所在今莒县东莞镇大沈庄村,距离箕山仅二三公里。箕县前后约存续了420年,大约到公元280年西晋武帝年间,调整郡县时被撤销。古时多以山川命名郡县,箕县当属因山而名。
          据典籍《集韵》记载,古有“箕国”(古字写法:上为己下为其,读音与箕同,当今字库已难寻此字)。当代著名考古学家王献唐先生在其著作《黄县箕器》中,根据1951年在山东黄县(今龙口市)出土的一组箕国铜器铭文考证: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箕国确实存在于莒县北部,即西汉时所设箕县一带。这组箕国铜器乃是箕国夫人送给女儿的陪嫁礼物。据考证,箕国曾有一位国君 叫“矣”,据说他文武全才,曾在武丁、祖庚、祖甲三代为上卿。公元前1027年殷亡后,箕国并未随之灭亡,周朝仍保留其侯爵地位。其公主有一名叫“姜无”的还嫁给“虎国”(古字写法左为提手,右为虎,读音与虎同,当今字库也难寻此字)国君为王后。后来,箕国被逐渐强势的莒国所削弱,并成为其附庸。再后来,于公元前431年与莒国同时被楚简王吞灭。强楚灭莒、箕后,齐国的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详见《史记。楚世家》)。现存于箕山北岭之上、向东西绵延达数百里的这段“齐长城”遗迹,即这时候由齐国开始修建的。从商朝武丁年间到楚简王灭莒、箕,箕国存在了大约900多年,是当时立国最早、爵位较高(箕国是侯爵,尚高于莒国和郯国等子爵国)、存在时间较长的故国之一。因现存史料周以前部分大都失传,加之这一地区历史上战乱和破坏性地震较多(有史记载的共发生过三次大地震),现在遗存古迹文物很少。所以,箕国也同临沂、日照、诸城一带原有的根牟、颛顼、莒、郯、鄪(读币)、阳、向、禹、诸等古国中的大多数一样,其详细历史已无法考证。但根据郯、鄪、莒等国后来均以国为县的史实看,西汉时所设的箕县,也有可能是根据箕国的历史沿革而得名,只不过同鄪国改为费县一样,字义上略有演变而已。
          经考古发掘,箕山东十多里的何家庄子村有“姑子顶遗址”,而镇驻地官庄村西有“凤台遗址”,早年曾出土大量“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的新石器、骨器、陶器等四千多年前的古文物残片,说明这一带远古时期即有人类居住。

            三、潍河源头箕山即潍山

          潍河上游又称淮河或小淮河。这是因《汉书》等古籍曾将“淮”字与“潍”字通用的缘故,古“潍”字乃从“淮”字演变而来。至今潍河上游百姓仍习惯称之为“淮河”或“小淮河”。如在五莲县墙夼水库两岸就有南淮河和北淮河两个村庄。所以,自古也有“上淮下潍”之称。
         潍河之正源,发源于沂水与莒县东北交界处的箕山。虽然此说与现实相符,而且历史上也早有定论;但一直以来也曾存有一些异议。较早的如《地理志》和《说文》两书上说:“潍水出箕屋山”。1980年版《辞海》也采用此说,曰:“潍河,水名,源出五莲县西南箕屋山”。以上说法虽有一定道理,但不确之处在于:
        一是箕屋山并不是一座山,也不在五莲县境内;而是两座山,在今莒县和沂水县东北交界处;其北为箕山,南为屋山;而且屋山过去也曾写成武山,与南面沈庄村的文山相对应,古称文武二山。
        二是据史书记载:潍河南源,今称石河;旧称析泉水,汉朝曾在此地设有析泉县。据《莒县志》记载:“析泉古城遗址,位于库山乡上、下石城村所在地,至今城子岭上仍有石城残墙”。又据清乾隆《诸城县志》记载:“据水经注,析泉城应在松山南,今松山在莒州北境沈流庄西北。”这里说的沈流庄,即今莒县大沈庄的古称。根据以上所指地理位置察看,毫无疑问,这里说的松山,即现今的屋山。
         三是按河道源头以最长者为正源的通常标准来衡量,其正源自然是发自于北源的箕山,而屋山南源乃为支流偏源,在箕山北源下游十多里处才开始汇入。
         又如汉代《淮南子》一书说:“潍山曰箕屋山、覆舟山,盖一山三名也。”而元代《齐乘》一书说:“箕县潍山,今清风山,在莒州北百里。”以上所说的潍山,或箕屋山,或者覆舟山、清风山,位置都被指为古代的箕县境内,今莒县北部。由于年代久远,地名更迭,历史上一山多名的情况也经常出现。但现今已经查证不到更多的相关依据。所以,上述说法已无从论证。
          还有民国四年版《山东通志》上说:“潍水在莒州西北一百里,水经出琅琊箕县潍山,今泉头庄西山下有泉,深二丈许,土人指为潍水源。”这里说的泉头庄西山,经考证不是潍山;如《山东古国考》明确指出:泉头庄“西山并不叫潍山”,实为一岭。其岭下确实有泉,但为一井。自古论定大河之源,历来从大山而不从泉,更不从井。
对古人的上述说法,我们应抱以理解的态度。由于在久远的古代,人烟稀少,山上树木茂密,荆棘丛生,而且交通、通讯极不方便。所以,有时考察不到位,通过口口相传而导致以讹传讹的事情,也在所难免。
           据当代著名考古学家王献唐先生在所著《山东古国考》中,对潍河源头做过详细考证与辨析。书中说:“《水经》谓潍水出箕县潍山,现尚找不到潍山所在。《山东通志》谓即沂水县东北泉头庄的西山,未免揣测,因为西山并不叫潍山,且和现下潍源不合。《重修莒志》谓潍有南北两源,北源出莒县西北约百里地带的箕山,南源出相距不远的屋山,并考证南源即析泉水。说皆正确。《水经注》又曰许慎、吕忱云:潍水出箕屋山。《淮南子》曰:潍水出覆舟山,盖广异名也。现在莒县北部偏西,正有一个箕山,一个屋山,有这两山发源的水,汇而为潍。可见,《汉志》以下箕屋山名称,应当分作箕山和屋山来解,并非箕屋为一山。箕山乃潍水北源,照现在水流情况,应是正源。屋山南源的水,是以后汇入的。因此我认为箕山即水经注的潍山,潍水由此发源,亦以潍名”。
          而且他还指出:“《水经》所指潍山,是北源的箕山;《淮南子》所指的覆舟山,是南源的屋山。《汉志》所指箕屋山,是合箕山、屋山而言的。”历来行家认为,王献唐先生的考证与辨析,是符合事实、完全正确的。
四、潍河流域人杰地灵
          潍河流经临沂、日照、潍坊三市十个县(市、区);至昌邑市的渔尔舖注入渤海,总流长246公里,流域面积6493平方公里。潍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老东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这里先后出土了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石磨盘,还有距今五千年前刻画于陶器上的古文字;等等。据徐北文教授所著《大舜传》考证,夏朝后裔所建立的牟、娄、杞、越、斟鄩等古国,均曾立国于潍河流域。
           潍河流域,又是古代恐龙的故乡。在诸城市潍河冲积平原地带,发掘出了大量恐龙化石,并出土了迄今考古发现中,亚洲最大、中国唯一的暴龙龙骨化石,被考古界命名为“巨型诸城暴龙”。所以,诸城又被称为“龙城”。
           潍河沿岸多冲积平原,土地肥沃,山清水秀。潍河下游的峡山水库,其库容量属省内首屈一指。自古诸城、昌潍平原,号称米粮之仓;养育了千万华夏子孙。
           潍河两岸自古人文荟萃,出现了许多历史名人和文化大家。如古代五帝之一的虞舜;孔子女婿和七十二贤弟子之一的公冶长;显达于两汉时期的伏氏家族和清代刘墉家族;汉经学家郑玄;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评论家《文心雕龙》作者刘勰(刘勰xie即箕山西南二、三公里处的莒县东莞镇大沈庄村人);北宋《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诸城市人);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诸城北杏人);以及著名作家王统照、王愿坚;著名诗人臧克家;还有当代康生、江青等等。
           潍河流域还是诸葛亮祖上发祥地。据《风俗通义》记载:诸葛亮先祖葛婴,曾随陈胜起义,有功反而遭诛杀;到汉文帝,追禄参入推翻秦朝的有功将士时,封其孙为诸县侯(诸县即今诸城),其后人遂定居于诸城(今枳沟镇一带)。《三国志。吴书》记载:“(诸葛瑾)其先葛氏,本琅琊诸县人,后徙阳都(今沂南砖埠乡),阳都先有姓葛者,时人谓之诸葛,因以为氏”。又据《词源》对“诸葛”的解释:“诸葛,复姓。本葛氏,夏商诸侯葛伯之后,旧居琅琊郡之诸县,后徙阳都。阳都先有葛氏,时人谓之诸葛”。据以上史料看,诸葛亮祖上被封于诸城,其后人再迁居阳都时,因区别于当地原有葛姓人家,而改称“诸葛”;含有诸县、葛氏之意。
          潍河流域,尤其潍坊、诸城一带,自古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据史志记载:仅在封建科举制度鼎盛时期的明清两朝,仅诸城一县,就考中127名进士(另有3人钦赐进士),荣登金榜题名。其中官至大学士者3人,尚书和左都御史等一品大员6人。其中刘墉家族祖孙五代考中进士的共11人,举人、贡生、秀才等数十人。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实属罕见。
          天不愧人以雨之,地不愧人以河之。发端于潍河源头的箕山山脉,南邻莒县东莞古镇,西南就是刘勰故乡大沈庄村;北靠沂水富官庄镇的箕山村北岭,岭上保存有齐长城遗迹;东依诸城孟疃镇,源头下游三公里即是古老关隘杨廷山;西傍沂水杨庄镇,有连绵起伏的屋山、宝山、大茅山。
          箕山,地处东镇沂山山脉东部最边缘的杨廷山之西;呈东西走向,坐北朝南,在周围群山叠峦中,独树一帜。山长约二公里,山顶平缓,东中西有三峰突起,其状如笔架,又如卧狮。山前有多处山泉,汇成溪流;县志有记载,称之为“箕山泉池区”。山东南有小二型水库一座。山西头向南延伸有平缓丘岭一道,曰韩家岭;岭下有泉,曰“海眼”;其水质甘冽,泉涌甚旺;且旱涝不受影响。相传此泉即潍河正源,古代在附近曾建有“圣水寺”。箕山主峰东侧建有“老母庙”(也称“碧霞宫”),相传香火旺盛。山前还建有“石亭子”等名胜。可惜的是,这些名胜古迹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大多皆已湮没无遗存,现今仅留地名而已。
           箕山东南和箕山东北部,分别建有宋家箕山村和王家箕山村,两个古村落现今各有村民八、九百人。箕山东南麓的宋家箕山村,依山傍水,距离潍河源头“海眼”不到两公里;由源头众多的山泉所汇集的小河水从村中穿过。箕山东北麓的王家箕山村,亦有小河沿村前流过。

           古时这里曾称“圣水社”,箕山宋氏先祖德兴公墓古碑碑文有记载:曰“吾宋氏原籍海东宋家村,明初之时,始祖迁居於山东沂州府莒州北乡、流泉牌、圣水社箕山庄安居焉”。可见此地泉水之盛状和古人们对泉水之尊崇。所以,保护好潍河发源地,尤其源头处的生态环境 ,既是前辈人的美好愿望,也是我们后辈人的应有责任。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