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宋氏先祖 >> 文章内容

《宋氏源流》选载·宋孔一家

[日期:2017-12-27]   来源:齐鲁宋氏文化网  作者:齐鲁宋氏文化网-   阅读:184[字体: ]
(四)宋孔一家
 
《孔子家语》是记述孔子及其家族的古典正史,在本书《本姓解》一章中,开宗明义说孔子的祖先:“孔子之先,宋之后也”。并述说其祖上家世有:“宋公稽生丁公申,申公生湣公共····(宋厉公)鮒祀以下,世为宋卿。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故后以孔为氏焉。”
另据《史记。宋微子世家》《史记.孔子世家》等记载:宋国第二代国君微仲衍,即宋国开国国君宋微子的弟弟,乃是孔子家族在宋国国君中的第一世祖。微仲衍之子宋公稽,为孔子家族在宋国国君中的二世祖;宋公稽之子丁公申,则为三世祖;丁公申之子湣公共,则为四世祖。宋湣公(亦写作緡公、闵公,因后来第十七任宋国公子捷也称“湣公”,故称“前湣公”),名子共,他是宋丁公的长子,为宋国第五任国君,也是宋氏和孔氏共同尊奉的第四世祖。此后,自宋厉公(名鮒祀)朝代的宰相弗父何开始,由宋国上公之家,改为世卿之家。
其世系如下:
1世祖宋微仲(又称微仲,本名宋微子之弟,宋国第二君主) ——2世祖宋公稽()——3世祖宋丁公()——4世祖宋前湣公()——5世祖弗父何宋国上卿,即宰相;采邑于栗地,即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6世祖宋父周——7世祖世子胜——8世祖正考父(戴、武、宣三朝宰相)——9世祖孔父嘉——10世祖木金父(避乱于祖上封地栗邑)——11世祖祁父——12世祖防叔(迁居地,即今山东曲阜)——13世祖伯夏——14世祖叔梁纥(鲁国陬邑大夫,孔子之父)——15世祖孔子(名孔丘,字仲尼)——16世祖孔鲤(孔子之子)——17世祖孔伋(可参见《孔氏家谱》等) 
 
据史书记载:宋湣公有两个儿子,长子弗父何(孔子家族上溯第五世祖),本来应该继承君位,但他们父子相商后,主动让位给了湣公的弟弟、即弗父何的叔叔子熙,即位后史称宋炀公(炀,读央yang)。他是宋国第六任国君。
但弗父何的弟弟鲋(读付fu)祀,为此耿耿于怀,一直不服,后来竟寻找过错,借口弑杀了宋炀公。相传鮒祀曾推让弗父何即位。然而弗父何坚辞不就,最终鲋祀即位,史称宋厉公。他是宋国第七任国君。
弗父何先让国与其叔,后又让国与其弟;自己则由诸侯上公之家,甘愿降为世卿之家。可见其风格之高。
 
到了弗父何的曾孙正考父,他是孔子家族上溯第八世祖。据史书记载:正考父先后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三代盛世国君为上卿(宰相)。相传正考父曾经在他所铸的小铜鼎(相当于后来的锅)上铭文:“一命而偻,二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餤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意思是说: “我第一次被任命时,低头而受;第二次被任命时,折腰而受;第三次被任命时,俯身而受(一次比一次谦恭)。走路也从来不从路的中央走,总是小心翼翼地靠着墙边走然而谁也不会侮慢煮稠粥用这个鼎,煮稀粥也用这个鼎,用它糊口充饥而已”。其谦恭俭朴之态,可略窥一斑。
正考父的儿子孔父嘉,是宋穆公和宋殇(读尚shang)公两朝执掌兵权的大司马。他也是孔姓氏族的开姓始祖,即孔氏另立姓氏后的第一世祖。
 
史书记载:宋宣公临终前曾立下遗嘱,让弟弟子和继位,即宋穆公(公元前728--前719年在位九年;宋国第十四任国君)。
穆公继位后,一直感激哥哥的手足之情。当他后来生病病危而议定继承人时,他又力主让哥哥宣公的儿子与夷继位。并且将自己的长子公子冯,送到郑国居住,以免影响继位问题。与夷即位后,史称宋殇公(殇,读尚shang;公元前719--前710年在位约十年;宋国第十五任国君)。为此,史书上对宣公与穆公的兄弟情谊,无不称赞有加。
 
然而,宋殇公猜忌之心特重,加之受小人挑拨,他一直认为公子冯虽在郑国,但终是其国君地位的威胁者。于是,便多次寻找借口,讨伐郑国,目的是阻塞公子冯归国之路,从而与郑国结怨。
郑国国君庄公,相传以多谋狡诈著称,他考虑直接报复宋国,不是其对手,便以宋殇公不朝见周天子为借口,想挑拨周桓王同意他联合其他诸侯国,共同讨伐宋国。但是,由于郑庄公曾经多次侮慢周王室,并且强行抢割了周王室的小麦和谷子,让周桓王十分生气;所以,周桓王便将他奚落了一顿,不予理睬。(详见后文)
但郑庄公诡计多端,出了周国后,便一路宣传:说宋国不朝天子,不纳朝贡,他奉周王之命,征召各国,出兵伐宋。那时信息蔽塞,使许多人信以为真。与此同时,他又不惜重金收买鲁国和齐国,终于骗取他们联合出兵伐宋。
郑、齐、鲁联军先攻占了宋国两城,后又围攻宋国都城。面对强敌压境,宋国执掌兵权的大司马孔父嘉(名嘉,字孔父;乃是孔子家族孔氏第一世祖),于是建议宋殇公联络盟国卫国、蔡国,趁郑国国都空虚,出兵袭击郑都;然后再趁郑军撤兵回救之机,宋、卫、蔡三军联合夹击,以求反危致胜。后来的局势发展,果然如孔父嘉所料,郑国只好撤兵回国,以解国都之危。齐鲁两国军队本来就与宋国无冤无仇,只是受了郑国的收买和蒙蔽,这时也乘机撤兵回国了。
但此时,郑庄公却又乘戴国发生危机,巧使诈谋攻占了戴国。同时,又乘宋军不备,突袭宋军。结果因孔父嘉所率领的宋军疏于防范,从而导致大败而归,弄的孔父嘉非常狼狈。可见郑庄公是个非同一般的对手。
 
史书记载:孔父嘉与同朝的太宰(也称冢宰,朝廷掌管典籍的宰相之一)华父督(名督、字华父;是宋戴公之孙),因两人政见不同,心生嫌隙;并且由于华父督羡慕孔父嘉之妻美丽无比,遂起叵测之心。
这时,华父督便借孔父嘉兵败之机,暗地散布舆论说:“殇公即位十年耳,而十一战,民苦不堪,皆孔父为之,我且杀孔父以宁民”(意思是说:自宋殇公即位十年来,就对外发动了十一场战争,老百姓苦不堪言,都是执掌兵权的大司马孔父嘉搞的,我现在杀了孔父嘉,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宁的日子)。华父督通过哗众取宠,并采取偷袭手段,杀孔父嘉而夺其妻。为此,宋殇公十分震怒,发誓要严惩华父督。华父督惧罪,又一不做二不休,竟弑杀了宋殇公。并从郑国迎接公子冯回国即位,史称“宋庄公”。华父督因扶持新的国君继位有功,遂夺得大司马之职。华父督还利用大肆行贿送礼等手段,收买了相关诸侯国君,使之对这次作乱(政变)失声而默认。华父督最终达到了目的,不仅自己掌握了宋国军政大权,连他的儿子华殇、曾孙华费遂等,也都世袭宋国大司马之职
 
为了避祸,孔父嘉的儿子木金父(孔氏第二世祖),被家人护送逃奔到他家的世袭封地栗地(今河南夏邑县),其后裔子孙又辗转来到鲁国,定居于鲁国奄地(今山东曲阜一带)。自此,其家族便流落鲁国,并失去公卿贵族身份,而降为普通士族。
自木金父避居栗地开始,木金父生子祁父(亦称睪夷;睪,读亦yi;孔子第三世祖),祈父生防叔(孔子第四世祖),防叔生伯夏(孔子第五世祖),伯夏生叔梁纥(读和he;他便是孔子的父亲)。
自孔父嘉之后,又历经四世,由于迁居鲁国,而且家世由公卿降为士族,所以大都默默无闻。到了叔梁纥(名纥,字叔梁),他不仅武功高强,曾任陬(读邹zou)邑大夫(一说陬邑宰,相当于县长);并曾驻守鲁国边防,战功显赫;更有他的儿子,后来成为大名鼎鼎的儒家圣人孔子。
    
按照周公姬旦制定的《周礼》“五世亲尽,别为公族”的规定,自宋湣公之子弗父何,到三朝宰相正考父,再传至大司马孔父嘉,已超过五世。那时族人出了五服,就可以另立宗族和姓氏。于是,家族议定:自孔父嘉起“别为公族,故后以孔为氏焉”;孔父嘉便成为孔姓氏族的开基始祖。
    这就是史书上说的:“宋、孔一家”的大体历史经过及其族源关系。
    
在这里顺便说一下孔子。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因为他的名气太大了,不仅被历代帝王奉为“至圣先师”、“邹国公”、“文宣王”等,他的家族也跟着光宗耀祖,风光无限。仅清朝雍正皇帝,就追封了孔子祖上五个“王”。即:追封孔子玄曾祖父木金父为肇圣王;玄祖父孔祁父为裕圣王;曾祖父孔防叔为诒(读宜yi)圣王;祖父孔伯夏为昌圣王;父亲叔梁纥为启圣王。其宅邸“孔府”、宗祠“孔庙”和墓地“孔林”,号称“三孔”,被按照帝王形制建造,规模宏大,富丽堂皇,供万世瞻仰。其后裔子孙,世袭“衍圣公”封爵,并设置专门府衙管理“三孔”,奉礼祭祀孔子,世代传承。直到今天,孔子仍被尊称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等等;从而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 , 
 
   其实孔子在世时并不得志,甚至自幼贫寒,一生坎坷。
   史书记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曾在鲁国发生的几次战争中,立有赫赫战功(详见下文)。因此被封为陬(读邹zou)邑大夫,戎边驻守防邑城。他六十多岁的时候,才告老回到家乡——鲁国昌平乡陬里村。因他的结发妻子施氏共生有九个女儿,后来又娶小妾只生了一个瘸腿儿子(即伯尼,又名孟皮),而且早亡。叔梁纥六十四岁(一说六十七岁)那一年,又与年仅十七岁的颜氏女(姓颜,名徵在)结合,第二年生下了孔子。
 
孔子三岁时,其父叔梁纥即病逝,家境随之衰落。他们孤儿寡母经常受到上边两位夫人的白眼,就只好从昌平陬里村家中,搬到曲阜城内的阙里村娘家居住,生活非常艰难。
孔子十七岁时,母亲又不幸去世,只剩他孤身一人,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从此,年纪轻轻的孔子,就担起了沉重的生活重担,经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艰难和磨练。
《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贫且贱”(贱,古文意为地位低下)。孔子自己也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意思是:我年少时地位低下贫穷,所以会做各种穷人家做的活儿。详见《论语》)。
 
孔子自幼刻苦好学,注重礼乐修养。坚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并且“学无常师,不耻下问”;只要听说有学问、或学有专长的人,他就去拜师请教。所以,学业精进,而且博闻广记,知识面丰富广阔。
相传孔子自幼就特别注重礼仪,《孔子世家》说:“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即在儿童时期戏耍时,就学会了陈列各种祭器(俎豆),模仿演习古代复杂的祭祀礼仪。以致在他后来举办私塾,招收弟子之后,还与弟子们时常演习各种古典礼仪,并为社会上举办婚丧嫁娶提供礼仪服务。而且孔子还非常喜欢音乐,相传他曾拜鲁国著名乐师师襄学琴;他每当听到喜欢的歌曲,就一定跟着学唱,直到学会为止。据《论语》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意思是说:孔子在齐国聆听了《韶》乐之后,以致入迷太深,竟然三个月都尝不出肉的味道。孔子还将礼、乐相结合,把礼乐提升到维护社会文明的高度,来加以推广。
 
孔子一生经受了许多艰难困苦和打击挫折。史书记载:在他十七岁时,鲁国把持朝政的“三桓”贵族(即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举行宴会,邀请所有的士族参加。孔子作为士族世家子弟,前去赴宴。由于母亲刚刚去世,只能身穿丧服前去参加,却被当朝执政的季孙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使孔子深受打击和羞辱。但也激发了他发愤图强、励志改变自己命运的意志和决心。
后来鲁国曾发生内乱,鲁昭公遭到把持朝政的“三桓”贵族追杀,被迫逃往齐国避难(后来死在齐国)。孔子也跟着流落齐国数年。在齐期间,只因政见不同,他险遭齐大夫杀害。据史书记载:由于当时形势险恶,他闻讯后,仓促中把正在做饭淘的米提上就跑,并一面奔跑一面滤干,以备逃亡路上食用。
 
史书上说:孔子十九岁时,曾背着一把剑去了宋国,想去看看他向往已久的祖上居住地,并顺便考察宋国的礼乐文化。而且在宋国考察期间,有幸与亓官氏联姻,结为夫妻,婚后又回到鲁国。至今在河南夏邑县境内,还建有“孔子还乡祠”。因为这里曾是孔子祖上的采邑封地及其墓葬地,也是他每次访问宋国时,必去拜谒的地方。
 
《孔子家语·观周》记载:孔子曾考察周朝的太庙,对庙堂中铸造的“金人”铭文,印象深刻。书中记载:“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读见jian)其口,而铭(文)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所行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不闻,神将伺人。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劄(读扎zha),将寻斧柯。诚能慎之,福之根也口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憎主人,民怨其上。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众人之不可先也,故后之。温恭慎德,使人慕之;执雌持下,人莫逾之。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人皆或之,我独不徙。内藏我智,不示人技;我虽尊高,人弗我害,谁能于此?江海虽左,长于百川,以其卑也。天道无亲,而能下人,戒之哉!孔子既读斯文也,顾谓弟子曰:小子识之,此言实而中,情而信。《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行身如此,岂以口过患哉?”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右边阶之前,有一座铜铸造的人像。人像的口上被封了三重封条;他的背上,刻铭文说:这是古代说话非常谨慎的人。大家要警惕戒慎啊!不要多说,多说的往往多败;不要多事,多事的每每多患。即使生活在安乐的环境中,也一定要戒慎恐惧。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后悔自己的多言多事。不要说没有什么损伤,那引起的祸患将影响深长;不要说没有什么损害,那引起的祸患将继续扩大;不要说上天听不到,天神正在观察着你呢。火刚冒烟的时候,你不去扑灭它,到了火势很大的时候,又怎么办呢?水还是细流的时候,不去堵塞它,那么最后就会汇集成为江大河;细微的线缕,如果不去断它,就可能被缠绕成大的网罗;小的幼苗,如果不去拔除它,将来就非用斧头不可啊。假如真能慎之又慎,那就是致福的根基;多嘴多舌不是没有损害,它正是致祸的门径。横暴的人往往得不到善终,好胜的人一定遇到强敌盗贼憎恨主人,百姓埋怨上级君子深知不可高高在上,所以要谦下一些;深知不可老是跑在前头,所以有时要退居后面。温厚恭谨,戒慎仁德,会使人仰慕;坚持柔,谦虚下人,人们永远超越不了它。大家都拥挤着向那里,只有我坚守此道;大家都投奔到别的地方去,只有我坚守此地。把我的智慧藏在内心深处,在别人面前不显露自己的能耐;(只有这样)即使处于尊贵的地位,别人也不会嫉妒伤害我的。江海虽然处于低下位置,但却能为百川之长正是因为它处在卑下的地位啊!上天不论亲疏,却只扶助那些居人下的人,要警呀!”
孔子读完了这篇铭文,回头对弟子们说:你们年轻人要记住啊!这些说得很具体而又很中肯,说得合乎情理而又很有说服力。《诗经》中说:‘恐惧戒慎,好像下临无底深渊,生怕跌了下去一样;好像踩在薄薄的冰块上,生怕随时陷了进去一样。这样去要求自己,难道还怕嘴巴会招来祸害吗? 
 
孔子从二十多岁起进入仕途,从担任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畜牧牲口的“乘田”等底层官吏做起。由于工作特别出色,后来又担任了中都宰(中都,即今山东汶上县;宰,相当于县长),又因政绩卓著,三年后被晋升为鲁国司空(掌管工程建设),最后又擢升为大司寇(掌管全国司法、刑狱等),并“摄相事”,即代理宰相。
由于孔子坚持改革弊政,力图使鲁国摆脱困境,成为强国。他曾诛杀了惑众作乱的“闻人”(意为新闻人物)少正卯;并坚持与“家臣执国政”(即大臣凌驾于国君之上)的“三桓”进行斗争;还极力主张“堕三都”(即拆除“三桓”建立的象征独立王国式的城堡),并亲自率领去拆除这些奴隶主堡垒。
由于当时鲁国的国君非常软弱,而且贪图享乐,不思进取;所以,孔子的正义主张得不到伸张;加之把持朝政的“三桓”势力,还非常顽固强大;从而使孔子屡受挫折和打击。最后,极度失望的孔子,不得已愤而放弃职务,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希望到别的国家去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治国理念。
     史书记载: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带领弟子离开鲁国来到了卫国,从此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已五十五
 
在周游列国十四年间,孔子的伟大抱负和理想,不仅无法得以实现,而且多次遭到冷遇、讥讽,甚至遭遇拘禁、围困等险情。如曾在周游途中,由于“陈蔡绝粮”,他和弟子们几天吃不上饭,险些被饿死;在宋国因为无意中得罪了大司马桓魋(读推tui),险些遭遇伤害;他曾遭人嘲笑为“丧家之犬”等等。但再大的艰难困苦,也没有使孔子屈服过,他的坚韧毅力与百折不挠的理想信念,令人扼腕叹服。
 
史书记载: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私塾式的平民教育,并坚持“有教无类”的办学理念,即不论什么人都可以入学接受教育,从而首先打破了过去只有贵族子弟才能接受教育,而平民子弟不能接受教育的局面。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称赞他“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给予了高度评价。在他的众多弟子中,有的学成后又各自收徒办学;有的著书立说;有的从政担任较高职务,成为国之栋梁等等。从而,进一步传播和推行孔子的政治主张与社会伦理道德等学说,使孔子的儒家学说,得到发扬光大,后继有人,其社会影响也随之发展壮大。
如他的著名弟子冉有(字子有,被尊称“冉子”,今山东定陶人),因在鲁国担任季氏宰臣,在率军与齐国作战中立下大功,并掌握一定实权后,才得以说服鲁国当时执政的季康子,同意邀请晚年的孔子回国。从而才使孔子结束了颠沛流离的周游列国生涯。至此,孔子从五十五岁离开故乡鲁国,到六十八岁那年,才又回到阔别十四年的故国。
 
孔子所创儒学,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行为规范。他在收徒授艺中,除设立“文、言、忠、信”四大科目,坚持“格物、致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大治学宗旨;还首创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并举。让学生们在充满着欢歌乐舞和彬彬有礼的氛围中,既演练礼乐,又训练射箭,演习驾车;既讲经练字,又演习术数;而且坚持因材施教,德、智、体共同发展的办学方针。这些都是古代中国教育领域开天辟地的创举,并取得了辉煌成就。后来,他的学说发展成为以“仁、义、礼、智、信、忠、恕”为核心思想;尤其重视“仁、德、忠、恕”等道德精神,而成为儒家学说的理论基础。
孔子宣扬的礼教,不仅面对社会各个层面,他还针对当时各国诸侯不尊周室,犯上作乱;以强凌弱,纲纪败坏,甚至发生弑君篡位和吞并弱小诸侯国家等混乱局面;进一步提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意思是: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就是仁,一天做到克制自己而言行符合礼的规范,天下的人就会称你为仁人)。并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当国君的要做出国君的样子,当臣子的要做出臣子的样子;当父亲的要做出父亲的样子,当儿子的要做出儿子的样子)等礼教纲常准则。其目的,就是倡导恢复以《周礼》为蓝图的礼教法统,并以君臣父子之名,正君臣父子之实;使其各守本分,不得僭越;更不得相互争斗,甚至残杀。
孔子并不单纯以维护封建君主法统为目的,他还提出了“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意思是:国君应该按照礼节对待臣子,臣子应该尽心尽力侍奉国君)(详见《论语.八佾》)等君臣之道。同时,孔子把“仁”作为最高道德标准,并解释为“仁者爱人”;又把关爱、爱护所有的人,作为“仁者”的标准。如他倡导“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意思是:侍奉父母,能够竭尽自己的力量;侍奉君主服务国家,能够不惜自己的生命;结交朋友,能够诚实讲信用)。提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意思是:年轻人在父母身边就要孝顺父母,离开家庭就要敬爱兄长;做事要谨慎,说话要诚实;要广泛爱护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详见《论语.学而》)等社会伦理纲常准则。
孔子及其儒家学说还非常重视“孝道”,并且作为“礼”教的核心内容之一,其影响深远;甚至在后来的许多朝代中,以“举孝廉”来推荐选拔官吏;一些皇帝公然提出“以孝治国”等等。孔子所倡导的“孝”,有着“孝敬”与“孝顺”等多重含义他认为:孝不仅是给父母提供多少物质供养,而更重要的是“色难”,即经常和颜悦色的让父母开心,才是最难得的孝。他甚至还提出:隐藏父母的过失,也是一种孝。 
纵览孔子的一生,他对“礼”不仅身体力行,而且无论身处庙堂之高(孔子曾担任鲁国掌管刑狱和司法的大司寇,并代理宰相摄行国政);还是在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之中,他都能始终做到彬彬有礼而不越礼。并教育弟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其于乡党,恂恂似不能言者。其于宗庙朝廷,辩辩言,惟谨尔。朝,与上大夫言,誾(读因yin)誾如也;与下大夫言,侃(读刊kan)侃如也。”(意思是说:孔子在家乡,温和谦虚得像个不善言谈的人。在宗庙和朝廷,明辨而详细的谈论问题,然而小心谨慎。上朝时,与上大夫谈话,总是表现的端庄正直;与下大夫谈话,总是表现的和乐安详)。
又载:孔子“是日哭,则不歌;见齐衰,瞽(读古gu,盲人)者,虽童子必变。”(意思是说:如果这天哭泣过,就不再唱歌。看见穿丧服的和盲人,即使是儿童,也一定改变面容,表示悲戚和同情)。
又据《论语》记载:孔子“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读域yu,门槛)。过位,色勃如也,足躩(读决jue,急步行走)也,其言似不足也。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读地di)踖(读急ji,践踏)如也。”(意思是说:孔子走进朝廷大门,总是保持恭敬谨慎的样子,好像难以容身。并且不在朝廷中门站立,走路不踏门槛。经过君主的座位时,面色矜持庄重,脚步加快,说话也好像气力不足。走上堂时提起衣服下摆,恭敬谨慎,屏住气好像不呼吸的样子。走出朝廷大门,走下一层台阶,脸色便放松些,神情舒展些。走完了最后一层台阶,便加快脚步,像鸟展开翅膀;回到自己的位置,总是恭敬而内心不安的样子)。
又载:孔子“食不厌精,脍(读块kuai,切细的鱼肉)不厌细;食饐(读壹yi,食物久放腐败)而餲(读爱ai,食物变馊)鱼馁(读内nei,鱼变腐)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食不语,寝不言。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意思是说:孔子从不厌烦精米、细肉。饭放久了,鱼肉变质了,不吃。饭菜颜色不正,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到该吃饭的时候,不吃。或不按规定宰割的肉(通常先用于祭祀),不吃。坐席摆的不正,不坐。吃饭时不交谈,睡觉时不说话。亲朋好友聚餐,要等年纪大的老人出来后,他自己才出来。在有丧事的人身边吃饭,从没有吃饱过。朋友死了,没人殡葬,孔子就说:由我来负责丧事吧)。
 
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回国后的第五年,就离开了人世,享年七十三岁。回国晚年,孔子潜心著述。他修撰《诗经》、《书传》,校订《礼记》、《乐记》,编著《春秋》,并为《周易》作序。这些都成为后世儒家的经典,即《六经》。他的重要言论,后来被他的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这些也都成为后世儒家经典。尤其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孔子及其儒学的地位,如日升天。孔子被历代帝王尊奉为“万世师表”和“圣人”。
 
孔子历来把“仁”这个字看得很重很重,并赋予极尊极高的含义。甚至以为,为“仁”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意思是:凡志士仁人,不能为求生而损害仁,只能牺牲自己而成全仁)。孔子推崇和倡导的“仁”,广义上讲,包含着恭、恕、信、敏、惠和温、良、俭、让等美德;并且根据不同的人的角色,提出了“仁政”“仁德”“仁慈”“仁义”“仁爱”等不同的标准要求。他终其一生,给予以“仁”字评价的,大概只有几个人;对其他任何历史或者当代人物,都不肯轻易以“仁”这个字相许。
据史书记载,孔子所赋予以“仁”评价的,终其殷商一朝,大概只有三个历史人物,就是微子、箕子和比干!孔子称;“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详见《史记.宋微子世家》)。 
 
孔子明确赋予以“仁”评价的门下弟子,大概只有颜回。颜回(姓颜名回,字子渊;又名颜渊),与孔子同为鲁国人。据《论衡.定贤篇》记载:“或问于孔子曰:颜渊何人也?曰:仁人也,丘不如也”。(意思是说:有人或者问孔子,颜渊是个什么样的人啊?孔子答道:仁人啊,我孔丘也比不上他啊)。又据《论语.雍也第六》载:孔子称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读单da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思是说:颜回多么有修养啊,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那自得其乐的天性。颜回多么有修养啊!)在同一篇孔子又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意思是说:颜回啊,在他的心里长久地不离开仁德,别的其他人么,只是短时期偶然想起一下罢了)。
 
孔子给予同时代以“仁”评价的,还有管仲。《论语》记载:有一次弟子子路问孔子:齐桓公杀死了公子纠,公子纠的老师召忽也死了,另一位老师管仲却活着;管仲不能称为有仁德了吧?孔子说:桓公多次与各诸侯国会盟,不用兵力,靠的是仁信,这都是管仲的力量啊!像他这样就是仁啊!并重复说:像他这样就是仁啊!孔子还针对弟子子贡怀疑:“管仲不是仁德的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没有死,还去辅佐齐桓公”等说法。指出: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人民至今还受到他们的好处。假如没有管仲,我们这些人,早就沦落为披散着头发、向左敞开衣襟(指蛮族人打扮;汉族衣襟向右)的野蛮人了。
  孔子一生尊奉周公姬旦为心目中的“圣人”,这不仅因为周公姬旦秉持仁德善政,曾经以博大的胸怀,容纳并善待了他的祖先宋微子兄弟及其商王族臣民,使他由亡国之人而成为一国之君。而且孔子认为:自周公姬旦制定并推行《周礼》,以摄政之身施行“仁政”,从而为统一华夏民族礼乐文化和社会政治秩序,奠定了基础。
据史书记载:自从周公姬旦主持制定了《周礼》这部封建大典,不仅上对封建等级尊卑秩序、以及宗族血缘关系和家庭伦理等纲常法纪;而且下至婚丧礼俗、衣冠配饰、吃喝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繁文缛节,都订立了十分具体的规范性制度和规矩。
    孔子及其儒家历来尊崇周公,孔子晚年耗费心血整理编写的《礼记》,就是以《周礼》为蓝本,加以校订编著的。孔子毕生以“克己复礼”即复兴“周礼”为己任。因为“周礼”其实就是继承了商朝的“殷礼”,只是经过周公姬旦改头换面加以整理修订而已。孔子认为周公姬旦发扬光大了他的祖先商殷王朝的礼乐文化,所以对周公姬旦修订的《周礼》特别感兴趣,甚至到了迷醉与崇拜的程度。《论语》曾记载:孔子直到晚年还经常说梦见圣人周公,并与之交流。所以,“周公之梦”被认为是吉祥之梦。有人说。周公就是中国儒家政治文化的主要发扬创建者;而孔子则是后来的集大成者。又说:孔子是人们心目中的圣人,而孔子心目中的圣人则是周公。这话有一定道理。
根据《周礼》“五世亲尽,另立别族”的礼法制度,同族之人下传五世之后,称出了“五服”。古代出“五服”以后,一是可以另立宗族分支,并可以另起锅灶建立新的姓氏。这主要是由于古代族群活动范围狭窄;随着人口增长,通过扩大建立宗族分支与新的姓氏,有利于区别血缘关系,扩展族群范围。二是规定出了“五服”的族群之间,男女可以通婚;从而规范了婚配制度,界定了通婚范围。三是规范并扩展了姓氏体系,并以姓氏体系为载体,有利于对人口户籍的登记造册与控制管理等等。
至今我们的历史书籍上,把贤明的宰相类人物,称之为“周公再世”;把夫妻合婚称之为“行周公之礼”;把祥和美好的梦境称之为“周公之梦”;把亲人去世一周称为“一七”,并将丧事奠仪以“五七”为界等等;也都是因袭了周公姬旦制定《周礼》和孔子大力推行《周礼》的缘故。类似典故、习俗,至今还延续传承了不少。可见三千多年前的周公姬旦和“圣人”孔子,其历史影响之深远。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自西周初年,周公姬旦制定《周礼》,又在孔子的大力倡导和身体力行下,使中国华夏民族的礼仪法统和礼乐文化,得以逐步统一规范和推广;并为华夏民族成为礼仪之邦,奠定了基础。 
   
孔子在强调“仁”的同时,也特别注重“恕”。他最有代表性的一句名言,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据《论语。卫灵公》记载:有一次,弟子子贡请教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意思是说:有没有可以值得一个人一辈子都始终不渝地躬身奉行的一句话?)孔子答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它就是‘恕’啊!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于别人。)这就是孔子那句名言的来历。
围绕着这句话,子贡说过;“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意思是:我不希望别人把事情强加在我身上,我也不打算把事情强加到别人身上)(详见《论语。公冶长》)。《中庸》则重申道:“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其立意皆一脉相承。同时,也是孔子所倡导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仁德的人,自己想站立起来,首先要使别人也能站立起来;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思想的翻版。总之,这也是孔子学说中,所倡导的人与人之间打交道时,应遵守的最基本的准则和底线。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名言,在1993年9月联合国于美国芝加哥会议通过的《全球伦理宣言》中,作为唯一的、最简明、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句圣人伦理语录,被推荐引用成为《全球伦理宣言》的核心理念。同时,作为联合国向全世界倡导的共同遵守的伦理格言,已传播、推广于全人类。
孔子创建的儒家学说,还极大地影响了日本、韩国、越南以及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成为这些国家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孔子学院”更是遍布世界各国。孔子及其儒家学说,历两千余年而不衰。其尊荣至极的地位之高,及其影响之深远;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人类历史上,也实为罕见。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