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宋氏先祖 >> 文章内容

《宋氏源流》选载·墨子与老庄

[日期:2017-12-26]   来源:齐鲁宋氏文化网  作者:齐鲁宋氏文化网-   阅读:88[字体: ]

(九)墨子与老庄

 

在宋国历史上,宋国公族中不仅出了大圣人孔子,而且在差不多同一时期,还出了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同时又是中国最早的科学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以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创始人老子、庄子和老莱子。他们在中国历史上,均留下了光辉灿烂的历史篇章。 

 

关于墨子。

 

史书记载:墨子,约生活在公元前468至前376年,姓墨,名翟(读狄di);是宋襄公的哥哥目夷的后裔。墨子游学列国,并曾长期居住在鲁国。他是我国历史上与孔子齐名的一代圣人。

墨子提倡兼爱、尚贤、非攻、节用、节葬等朴素的哲学思想;反对战争,倡导和平;反对奢侈,倡导节俭;提倡科学,重视实践。尤其针对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发生的局面,他和他的弟子,潜心研究战争防御及其器械制造,发明创造了最早的望远、监听、指南、投石、汲水、聚光凹镜、磁石集箭器等器械仪器,成绩卓著,影响深远。有《墨子》七十一篇传世,成为古今墨家学说的经典。

 

史书记载:宋后昭公(宋国第二十七任国君,公元前450--404年在位四十七年)三十年(公元前421年),楚惠王为了称霸中原,特聘请鲁国著名工匠鲁班,设计制造攻城用的高大云梯,准备首先攻打宋国。消息传到宋国,引起一片恐慌。这时,墨子正在齐国讲学,听说楚国炫耀武力,准备攻打宋国,非常着急。当即派他的学生禽滑厘,带领三百弟子,带上武器和防御器械,先赶到宋国,帮助宋国守城。自己则直接跑到楚国,打算说服楚王打消攻打宋国的念头。

相传墨子不辞劳苦,长途跋涉,日夜兼程,从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赶到楚国都城郢(读应ying)都(在今湖北荆州市江陵一带)。他首先去会见鲁班。史书记载:墨子见了鲁班,鲁班非常尊重墨子,忙问:先生您有何见教或吩咐?墨子说:北方有人侮辱我,我想请您去帮助我把他杀死。鲁班听了很不高兴。墨子说:我情愿给您一千两黄金作为酬谢。鲁班感到受了侮辱,非常严肃的说:我可不会为了金钱去随便杀人!人应当坚持正义,我虽不才,但愿作一个正直的人!墨子说:您说的很好!既然不应当随便杀人,那么请问宋国有什么罪?您为什么帮助楚王制造云梯去攻打宋国?鲁班不语,过了会才说:楚王为了减少攻城伤亡,才造云梯。我只是个工匠,只能服从命令。墨子说:你只考虑了一面,忽视了另一面;攻破城池死人会更多,百姓也跟着遭殃,您想到了吗?于是鲁班同意与墨子一起去见楚王。

楚惠王知道墨子很有学问,很高兴接见墨子,并很客气的问墨子有什么见教。墨子说:我见到一个人,他自己的车子十分华丽,十分舒适;可他不肯乘坐,非去偷抢别人又旧又破的车子坐;他自己有许多非常华丽的衣服不愿穿,却去偷抢邻居家又脏又破的衣服穿;他自己的珍馐美味应有尽有,却去偷抢邻居家的半碗残羹剩饭吃。大王您说这是怎样的人呀?楚王笑着说:那一定是个精神不正常,染上偷抢癖好的人。先生您是开玩笑吧!

墨子严肃的说:听说大王您制造云梯,准备攻打宋国。但宋国只有五百里,仅是楚国的十分之一;宋国土地狭小,百姓贫困;而楚国地大物博,应有尽有。如果您真要去攻打宋国,这与那个染有偷抢癖好的人不是一样吗?墨子一席话,把楚王说的无言以对。但楚王心有不甘,觉得云梯已经造好,而且演示十分成功。墨子看出了楚王的意思,便要求与鲁班进行攻防演示。结果,经过几个回火的模拟演练,鲁班的云梯攻城战术已经穷尽,而墨子的防御战术和器械尚未用完。

楚王亲自观看了墨子和鲁班的攻防模拟演示,心里已经明白;他又听说墨子的学生禽滑厘早已带领三百徒弟,在宋国都城帮助宋军严阵以待,就只好放弃了攻打宋国的打算。这就是史称“墨子止楚救宋”的大体情形。

 

关于老子

 

老子,约生活在公元前571年前471年间。姓老,名聃(读丹dan),字伯阳,晚年隐居修道时,自号“李耳”。

《姓氏考略》等记载:春秋时期,宋戴公之孙食邑老桃(故地在今山东济宁市北桃乡城),子孙以邑为氏,称老氏。又据《姓氏寻源》记载:“宋之老氏为戴邑之孙,以地为氏。”《左传。定公十五年》有:“郑罕达败宋师于老丘”。西晋杜预注:“老丘,宋地;宋地又有老桃,皆以姓其地(名)者。”可见春秋时期,宋国称之为“老”和以“老”为姓氏的地名,不止一处。另据《姓氏急就篇·上篇》记载:老姓源自“宋戴公五世孙老佐”,《左传》记载有“宋有老佐”。说的就是宋共公时期,宋国公族担任司马之职的老佐,他是宋国第十一任国君宋戴公的第五世孙。老佐的子孙以祖上名字为氏,称老氏。 

  历史上对道家创始人老子姓老而不姓李的争论,自唐朝李氏朝廷编纂《唐书.宗室世系表》(主要记载唐朝皇帝和皇族),将老子列为李氏祖先之后,就开始出现了,此后一直争论不断。就连当时编写的《唐书.宰相世系表》(主要记载唐朝宰相)中,也认为《唐书.宗室世系表》中,自汉朝成纪令李尚之后,其世系记载是可信的;但在此之前的(包括春秋时期的老子、李宗等)则疑问较多。而明代著名学者杨慎所著《升庵集.卷五十.李姓非一》则明确指出:《唐书.宗室世系表》是“附会枉撰,媚时之说”。意为牵强附会,趋炎附势之说 可谓一针见血。

清朝著名学者江瑔(读泉quan)在他所著《读子卮言》中,更是以大量史实佐证:老子姓老,名聃(读丹dan),字伯阳;他出生在今河南鹿邑(一说今安徽涡阳县),祖上本是宋国公族,世代高官。老子早年任周朝守藏史(即管理藏书的史官)时,史书上一直称他“老聃”。到老子晚年弃官(放弃职务),西出(往西出走)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境内),隐居修道时,才以“李耳”为号。但习惯上还是以他的姓氏,如同称呼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等人物一样,仍然称他为“老子”。尤其与老子差不多同一时期的道家人物庄子,在他的著作里,一直称老子为“老聃”或“老子”。“子”,在古代表示对有学问、或道德高尚的人的尊称;而称“子”者,如前面说的孔、孟、墨、庄、老等,则皆是冠以姓氏。

与老子同时代的孔子,也直呼老子为“老聃”。古籍《孔子家语》记载:“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于是,孔子前往周室去拜见老子。

有的史书认为,老子对周朝推翻商朝,并恶意否定和诋毁商殷历史功绩的做法心存不满,因此,他后来所著《道德经》中有许多内容,也是针对周王朝“礼崩乐坏”而造成的社会动荡政治局面的。同时他又自感地位低下,不被重用,所以看破红尘,消极处世;最后才以李耳为“号”,并远走避世隐居修道。

另据史学家考证,在周朝之前还没有“李”氏这个姓。包括秦汉时期之前出现的《姓解》等姓氏书籍,也都明确指出“周(朝)之前未见有李氏也”。作为担任周朝守藏史的老子,到了唐朝又姓“李”,追根溯源则于史无据。

 

“李”作为华夏古老大姓氏族,史书确切记载的开姓始祖,应是上古尧、舜时期的著名人物皋陶(读高瑶gaoyao),因他曾经担任大理之职(朝廷掌管刑官),遂以官命族,称理氏”;并由皋陶后裔的“理”姓,自秦汉时期演化而来,改称李氏。 

 近代著名古文字和历史学家唐兰先生考证指出:“据当时人普通的称谓,老聃的‘老’字,应是他的氏族的名称。因为当时称‘子’的,像孔子、曾子、阳子、墨子、孟子、庄子、惠子等,都是姓氏下面加‘子’字;而唯独老子后来却被说成姓李。其实老聃在古书中,却丝毫没有姓李的痕迹”。唐兰先生的上述考证,与中国历史、考古学界权威人物梁启超、陈演恪、郭沫若、黄方刚等人的考证基本一致。他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老子姓老,比较符合历史史实。

另据著名古文字学家、先秦史学家高亨教授在他编著的《老子正诂·前记》中,从音韵学的角度指出:“(古字)老、李一声之转,老子原姓老,后以音同变为李,非有二也”。他还进一步考证指出:“《北史》李延寿所著《传序》《新唐书·宗室世系》中,所记李姓源于嬴姓之说,虽载入正史,流传甚广,几为定论。但一则说李姓乃是食木子(即李子)得生之传说离奇;且老子之前人物如李利贞等人未见正史记载,言之无据。而且采取以后证前,以近证远,以神话传说佐证史实,确实不够严谨。二则因为此说起于唐代,有为李氏唐朝宗室抬高门第,强为攀附,主观臆测的成份,可信度不高。(据史书考证:唐高祖李渊祖上属西凉陇西狄道、即今甘肃临洮人,相传祖上是鲜卑拓跋族与汉族等杂居通婚的后代;其母独孤氏,其皇后纥豆陵氏,又称窦氏,也都是西北少数民族)。老子自指李树为姓之说纯系传说,乃道教神化老子之所为,不为信史”。

综上所述:经众多权威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等考证,老子本姓老,名聃,字伯阳,晚年隐居修道时,才自号“李耳”。

起源于春秋时期的老姓,本是最早以老虎为图腾的氏族;与演化于秦汉时期的李氏,其古代图腾上有树木下面站立女子和老虎而区别。从唐朝以后,把老子说成出自嬴姓李氏,在之前历代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主要是距老子年代一千多年后的李氏唐朝,自称是老子的后裔才出现的。史学界认为,李氏唐朝凭借皇权编撰历史,自称老子后裔,实为抬高门第,有强行攀附之嫌。老子本是以修身养性为宗旨的“道家”创始人,但被后来杂以画符驱鬼的“道教”(其实“道家”和“道教”最早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门派),以神话传说加以神化后,使本是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的老子,被蒙上了种种神秘色彩。所以,历代史学家认为,光靠唐朝的神话传说,来证明周朝的姓氏来源这一严肃命题,难以让人信服。 

另据史书记载:老子的儿子子木(又名段干木),其“李宗”的名字,疑似是其字号。相传他是战国时期晋国人,曾经跟随孔子的学生子夏求学,后来去了魏国,担任将军,并因有功,被封于魏国的段干城,所以历史上称他为“段干木”。相传他的后裔子孙,以祖上封地名为氏者,最早称为“段干氏”;秦汉时又简化为单姓段氏。又因段干木曾用字号“李宗”(也说因袭了老子以“李耳”为号的缘故),因此,段干木的一部分后裔子孙,又以祖上的字号为氏,改姓李氏。所以,李姓氏族中,有尊奉老子为开姓始祖者,皆源于“李耳”与“李宗”。应是老姓和段姓的一个衍生异姓分支。

《孔子家语·观周》记载:孔子曾前往周室(洛阳)去“观先王之遗制,考礼乐之所极;”并拜见他心目中的老师老子。临别时“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者送人以言;吾虽不能富贵,而窃(盗用)仁者之号,请送子以言乎。”于是,老子赠送给孔子如下名言:“凡当今之士,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讥议(讥讽议论)人者也;博辩(知识广博而喜好辩论)达而危其身,好发人之恶(意为隐私)也;无以有己为人子者,无以恶己为人臣者。”孔子曰“敬奉教。”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凡是当今的士人,因聪明深察而危及生命的,都是喜欢讥讽议论别人的人;因知识广博喜好辩论而危及生命的,都是喜好揭发别人隐私的人。作为人子不要只想着自己,作为人臣要尽职全身。”(既恪尽职守又保全性命)孔子说:“我一定遵照您的教诲。”

相传老子说完后,又张开嘴,指了指自己已经所剩无几的牙齿和还灵活的舌头,就再也不说话了。于是,孔子便告辞老子。走在路上,孔子领悟到:老子之所以张嘴指牙齿和舌头,意思是说:牙齿虽硬,会早早脱落;舌头虽软,却灵活如故啊。

关于老子的晚年及下落:有史记载,老子晚年西出函谷关,被关令(即函谷关令,令,即守将)尹喜,强而著书,从而留下了中国哲学思想史上的巨著《道德经》。而后,他就骑着一头大青牛,继续西行,则没了下文从而引起考古历史学家的兴趣。有人说出散关,经流沙奔印度去了并说老子到印度传教,教出了释迦牟尼这样的大弟子。有人认为此说只是道教中有人为了抬高本教而贬低其他宗教,编造出来的。有人说晚年的老子在甘肃临洮落脚,为归隐老者教炼内丹,养生修道,得道后在临洮超然台“飞升”(即升化成仙)。还有一种比较可靠的说法认为老子不是西去,而是东归。战国时《庄子·天道篇》有一段记载,叙说了老子离职后便离开周室而“归居”的史迹。老子的故乡位于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离孔子所在的山东曲阜不远。孔子还曾亲自去拜访过老子,也就是史书的“孔子问礼”。关于“孔子问礼”这件事《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礼记·曾子问》等史书古籍都有记载说明老子退隐后东归的说法,还是比较可靠。  

 

老子所著《道德经与孔子言论集论语以及古代易经被认为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道德经中包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的辩证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此外,书中有大量的民本思想,认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意思是: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而世俗的作法却不然,而是损减贫穷的不足来供奉富贵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意思是:人民所以遭受饥荒,就是由于统治者吃赋税太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意思是:百姓轻易死掉是因为上面富贵者追求长生不老;“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意思是:老百姓并不怕死,为什么老拿死来吓唬他们)等等。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影响。

关于《道德经》的思想解释,《吕氏春秋·不二》用了一个字为其定义,即字。《道德经》把中华民族的民族性通过《周易》加以升华,以贵柔”为核心,创造了完整的理想体系。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概括《道德经》的思想体系:第一是“自然”,也就是事情本来的那个样子,自然之性,天生的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生长,就达到了生命的最佳状态;第二是“无为”,不折腾,顺应事物的自然本性“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事物的自然之性,这就是第三个词:“道”“道”是规律,顺应自然本性就是根本的规律。

《道德经》中的“道”可以与“德”联系起来理解。《道德经》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以及为人处世方法。 

老子《道德经》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是基础,是德的升华。没有德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 

《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世界古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三者,同时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今中外,研究和注释《道德经》的人难以计数,以养生学、哲学、政治、兵法、自然科学等角度,众说纷纭。但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如宋太宗评价说:“伯阳五千言,读之甚有益,治身治国,并在其中宋朝事实卷三圣学

苏东坡说:“老子为书,其言虽若虚无,而于治人之术至(顶峰)矣。”(《道德真经集注杂说》卷上 

明太祖朱元璋说:“朕虽菲材,惟知斯经(即《道德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御注道德经》

清世祖顺治皇帝说:“老子道贯天人,德超品汇,著书五千余言,明清静无为之旨。然其切于身心,明于伦物,世固鲜能知之也。”(《御制道德经序》

 德国伟大哲学家黑格尔说:老子和他的《道德经》“是东方古代世界的代表。

 德国总理施罗德说:“每个德国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

比利时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普利高津说:“道家的思想,在探究宇宙和谐的奥秘、寻找社会的公正与和平、追求心灵的自由和道德满三个层面上,对我们这个时代都有新启蒙思想的质。道家在两千多年前发现的问题,随着历史的发展,愈来愈清楚地展现在人类的面前。” 

 

关于庄子。

 

庄子,生活在约公元前369至前286年,姓庄,名周,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老庄”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宋国蒙地(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在今安徽蒙城;一说在今山东曹县)人。

 

据汉代著名学者刘向、班固等人考证,庄子是宋庄公的后代,庄子祖上曾经显赫。所以,庄子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连司马迁都佩服庄子知识渊博。相传楚威王曾打算聘请庄子为令尹(宰相),被庄子拒绝。由于后来家庭遭遇变故,家境衰落,属于没落贵族。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庄子之后的著名学者卢生、侯生、韩众、徐市(即徐福)等人,很可能就是庄子的学生。

史书记载:庄子在仕途上,有记载的就是做过“漆园吏”。大多史籍认为,就是管理漆树园的小官吏。但也有史籍考证认为,在周朝能够称之为“吏”者,差不多类似“县长”。所以说,庄子应是管理“漆园”这个地方的长官。这里说的“漆园”,不是狭义上栽种漆树的园子,而是一个叫“漆园”的城邑或地区。如《说文》一书有:“吏,治人者也”;《管子。朋法》说:“吏者,民之所悬命也”。史家认为,能够“治人”而且掌管老百姓身家性命的官,起码也是个县长之类。

也有史籍认为:漆园吏是个肥缺,因为《史记。货殖列传》上说:古代农业部门有三个行业最盈利,那就是经营漆树、桑麻和竹子。而且漆是当时的战略物资,军队所用弓箭、战车、枪械等,都需要进行涂漆,以作防腐保护。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楚威王想聘请庄子为令尹,但庄子坚辞不就。这其中原因,一方面可能因为庄子是宋国人,楚国一直与宋国为敌,庄子作为宋庄公的后裔,不愿为敌国效力。另一方面,庄子是道家学派,讲究清静无为,鄙视利禄,厌弃做官。庄子有句名言:“窃钩者诛,窃国者为王侯。”就是说:偷盗个玉钩之类的会被处死,盗窃国家的却成了王侯。可见庄子对战国时期高官厚禄者的鄙视。因此,陆游称庄子是“漆园傲吏”。

     《庄子。秋水篇》记载了一个鵷雏(读原初yuanchu;即凤凰)与枭(读晓xiao,即猫头鹰)的典故。说:有一年,庄子去看望他在魏国担任宰相的朋友惠施,这时魏国人传出一个谣言,说庄子要来魏国代替惠施当宰相,吓得惠施坐立不安,便暗暗下了命令,让人把惠施尽快驱逐出魏国。庄子找到惠施,笑着讲了一个寓言:说南方有个鵷雏(即凤凰),从南海飞往北海,一路上不是梧桐树它不落下,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吃,不是甘泉的水它不喝。这时,有一只枭(即猫头鹰)正弄了只腐烂的老鼠,它看到鵷雏来了,唯恐被抢走死老鼠,就哇哇怪叫,想吓走鵷雏。而你惠施也正在抓住魏国的相位,像枭一样向我发出怪叫,让我实在没法理解。说完,庄子就掉头走了,惠施羞愧难当。

庄子作为老子的后继者,他一生秉持道家的学说和思想,并且喜欢用寓言故事的形式,来表达他的理想信念和看法。他继承和发扬老子“道法自然”的观念,主张通过“坐忘”,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安时处顺,逍遥自在。并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者自美”,“至乐无乐”等哲学思想。他一生著述丰富,有《庄子》(又称南华经)三十三篇传世,被道家奉为经典。

 

关于老莱子

 

老莱子,生活在约公元前599年一前479年(一说生于约公元前571—前556年之间,卒年不详)。祖籍宋国相(今安徽涡阳县)厉乡曲仁里,与老子同宗;二人的故乡也相距不远。后来为避乱世,老莱子搬迁至楚国(今湖北荆门)。他生活年代与老子、孔子差不多同时。他既是春秋晚期家创始人物之一;同时又被列为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之首。他一生著书立说,传授门徒,宣扬道家思想其影响深远,堪称一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

《史记·老子传》载:“老莱子亦楚人也。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高士传》等记载老莱子“或言其隐,或称其孝,皆大节也。余谓莱子之孝,非隐无以成之;莱子之隐,唯孝益能终之。”《史记·索隐孔子曰:德恭而行信,终日言不在尤(忧)之内,在尤之外国无道,处贱不闷,贫而乐也,盖老莱子之行也。”意思是说:品德恭顺而又讲求忠信,即使整天说话,也不会出错。国家混乱,身处低位而不愁闷,生活贫困而能保持快乐。这是老莱子的品行。

 相传鲁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孔子周游列国,受困于(国)(国)楚昭王迎孔子来楚国一次孔子外出,老莱子的弟子。弟子返家,告诉老莱子:“有人于彼,修上而趋下,示偻而后耳,视若营四海,不知谁氏之子。”老莱子说:“是(孔)丘也,召而来。”于是,孔子被请来见到了老莱子向老莱子请教怎样辅助国君。老莱子对孔子说:“与其赞誉唐尧而非议夏桀,不如尧、桀而亡收起那些褒贬评论,反乎自然必有损伤,不安不静必生邪恶。对人作事从容随物,故常成功。有什么办法,你自以为贤能啊!”要孔子改变那种志在经营四海,以贤能自负的态度。从中同时也流露出戒除骄矜,淡泊名利,却好恶,顺乎自然的思想主张。 

据史书记载,老莱子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孝子。孝养二老双亲,自己72岁时,为了博取年迈的父母欢乐一笑还经常穿着斑斓彩衣,作出象婴儿一样滑稽动作,以取悦双亲哄堂一笑。后人以老莱子的“斑衣娱亲”比喻对老人的孝顺。

相传老莱子为避乱世,携妻子逃至纪南城(今湖北荆州古城北)蒙山之阳。他不愿“受人官禄为人所制”,隐居山林。楚惠王听说后,曾亲自驾车前往,迎接老莱子到郢都出任官职,辅国政。但老莱子说:我乃“山之人,不足守政。”为谢绝楚王,他向更僻远的南方迁徙。后来世人多不知其隐居何处,葬于何方。

据湖北当代作家李林林(笔名楚木)所著老莱子新传奇2011年长江出版集团“现在网”发表)一书,通过对悬疑千古的老莱子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索,得出了较为独到的论证;认为:老莱子老子生于公元前约571—前556年之间,原籍为宋国相县厉乡曲仁里;姓老,名耳,字聃;成年后出仕周都洛阳守藏室史,号伯阳,官称老阳子”。后因周王室变乱去职归乡,改姓李,南下迁隐途中始作不朽巨著《道德经》;老年时隐居楚国蒙山侍养父母,号“莱”或人称“老莱子”,被推崇为古代“二十四孝子”之一。现今湖北荆门象山存有老莱子隐居时的“老莱山庄”、“孝隐亭”等诸多遗迹、遗碑及民间传说;古文献中“老莱子言说”及“斑衣娱亲”、“孔子拜访”“不朝楚王”等民间故事,是荆楚地区极为难得的先秦重要思想文化遗产。史料记载,老莱子墓葬于原湘潭县良图塅,现株洲市荷塘区宋家桥株洲车辆厂内;虽时代久远,流传有序。

《庄子·外物篇》“老莱子之弟子出薪遇仲尼”一段庄子书,凡老子皆称老聃,而此处不称老聃可知老莱子为另外一人。《战国策·齐策》引道德经第三十九章,《魏策》引道德经第八十一章,皆称 “老子曰”;但《楚策》引老莱子语,不称“老子曰”,可知老莱子不是老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楚则老莱子”,可见司马迁认为他们也是两个人。《史记·老子传》载:“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又:“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可见书非一种,人非一人,老子与老莱子显然不是一个人。

 

综上所述,墨子、老子、老莱子、庄子、以及孔子等伟大先驱者,在一个多世纪内,皆出自宋国,而且是宋国公族后裔,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出现了一次完美结合。有史家曾经断言,以仁德治国,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孔子、墨子、老子、庄子、老莱子虽然都算不上王者(孔子曾被追封为“文宣王”),但是,看看他们对历史所留下的丰厚遗产和深远影响,也不比那些所谓王者,有丝毫逊色。

 

 

相关评论